他爹已经去了,不想娘也没了,要是他敢跟徐氏和离,老太太指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而且他跟徐氏还有两个儿子呢,长子俊秀稳重,早早的就被先帝立为世子,次子模样和脾气都像极了他,这两个儿子都比明渐更得他的心意。

    只是,明渐身子骨不好,又是庶子,将来日子要艰难得多,他这个做父亲的总要帮扶一二。

    卫国公离开的时候,重重地将门摔上,他就知道自从站队失败之后,那些人都瞧不起他,连他名门正娶的夫人都如此。

    刚刚回府的方明朗,看着父亲气冲冲的从正院出来,他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已经瞧不见父亲的影子了,看这远去的方向,是后院姨娘们住的地方。

    方明朗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看母亲面色还好,就知道又是父亲单方面来找不痛快。

    “父亲又来说什么了?”

    十有八九是胡姨娘蹿腾的,父亲被卸了官职,也不常出门交际,这半年大多都在府里头待着,胡姨娘搞事儿都比之前多了。

    “没什么。”徐氏不爱跟儿子说这些,“给你的衣服做好了,待会儿拿回去试试。”

    “娘的手艺自然是极好的,但您也别总在府里头待着,我跟二弟都大了,等过了年二弟也正式启蒙了,娘也多出去走走逛逛,只要儿子还是世子,府里就出不了大乱子。”

    人总闷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就算不闷出病来,心情也不会好的。

    出去走走逛逛,没事儿就买买买,若是有心事业,那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先帝在时,就鼓励女子出来工作甚至是做官,科举考试不仅面向男子,还面向女子。

    只可惜世俗观念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得了的,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比例很小,能考出来的那就更少了,所以朝堂上只有寥寥十几名女官员,官位还都不高。

    科举、经商、做工,这些都不再是男子的特权,母亲若是愿意,完全可以过一种更有活力的生活。

    这不是明朗第一次提这事儿了,徐氏自己走不出来这一步。

    国公爷躲在府里头不愿出去,难道她就愿意出去了,这两年办的那些事儿不嫌丢人吗,众目睽睽之下被皇上打折了两条胳膊拽下马来,这在京城、在大周都成笑话了。

    她跟国公再怎么感情不和,对外也是卫国公夫人,卫国公丢人,她也跟着丢人。

    这些话不好跟孩子说,夫妻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子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

    她出去觉得难堪,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所以她才会恨国公恨得牙痒,看见那张脸,就恨不得把茶盏摔上去。

    “如今天气冷,等天暖和再说吧,你好好读书,娘这里没什么,又不是被囚禁了,想什么时候出去就能什么时候出去。”

    整个卫国公府,正经主子基本都不出门,也就方明朗需要进宫读书,成为唯一一个常出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