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考完一科,学校的老师就加班加点、紧赶慢赶地改卷。
常常是第二天刚考完,第一天的考试成绩已经在各个科任老师的电脑里到处传输。
而且,学校又极有先见之明地将英语考试排在最后一科。
因此,期末考后的第一天,也就是高二年段统一安排召开的家长会上,单科分数、总分排名等各类新鲜出炉的数据就被印成人手一份的数量,相当周到地分发到每位家长的手上。
语文:84,排名:班级倒一;数学:147,排名:班级第二;英语:145……
一个距离及格只有几步之遥的单科成绩,领着一排距离满分只有几步之遥的单科成绩,桀骜不驯地盘踞在总成绩表的倒数几行。
如此精彩纷呈的成绩单,不仅使兢兢业业地给元和开了几个月小灶的语文老师险些心梗,还让元璟破天荒地感受了一把别样的注目礼。
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讲述偏科危害时,元和总被各科老师单拎出来做反面案例详细讲解。
“我们班有这么一位同学,数学英语理综样样……”
“虽然元和同学化学考了满分,但是……”
“元和的家长呢?你要注意啊!”
“元和家长,家长会结束后请留一下。”
频频被点名的元和家长——元璟:“……”
被留下来的不止元璟一个,在排队等候的时间里,周围的家长纷纷凑过来七嘴八舌。
“这个成绩……怎么学的?”一位家长恍惚地看了看成绩单,怀疑是自己眼花,又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怼着座位号后的横线慢慢平移。
“偏科可不得了,XX培训班很不错的,要不要去试一下?”一位家长热情地打开挎包从钱包里取出名片往元璟手里塞。
“我家孩子,梁聪。梁山好汉的梁,聪明的聪。各科成绩都一般,但也在平均分之上,要不和你家孩子一起结伴学习,互相交流?”
此次期末语文考试,班级均分119,年段均分110。
元和:84。
比解析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还少了十几分。
“鹤立鸡群”的元璟:“……”
他随口叫住给亲妈兼班主任义务打杂的荀子言:“把元和带上来,让他好好聆听一下长辈的教诲。”
荀子言忐忑不安地瞅着元璟的脸色说:“元哥,元和他……好的,我现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