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得几人并未行跪拜礼,故而梁皇后不能说“平身”。
对于九山族在宫内行走免行跪拜礼一说,她早有耳闻,且在陛下登基时她的确见过在乌泱泱跪下的朝官中挺身直立的九山族族长和几位主事人,仿佛天地间无人能让他们跪拜一般,神色骄矜。那一刻,她甚至觉得那些人比之龙椅上的皇帝还要高贵。
平身两个字在齿间徘徊几息,她垂眸望着躬身弯腰的六个孩子,果真如传言所说的那般——九山人老幼皆如谪仙,气质超然,相貌卓绝,年逾五十不见衰色,百岁老人亦可登山,二百岁归天者比比皆是。
她的目光落在容貌绝俗的那个女孩儿侧脸上,心说,难怪当年九姜入宫,先帝的嫔妃和公主竟无人敢与之并肩同行。
三个女娃俱是形貌昳丽、玉雕冰塑的模样,面上虽显稚嫩,却已是上上等的美人胚了。如今还只是娃娃就如此出彩,待到及笄后入宫,谁还能看得见她的长公主。
梁皇后握在凤椅上的手微微抓紧,旋即神色缓和,唇角漾出慈和的笑,缓缓道:“一路上辛苦了,赐座。”
九妤正在琢磨先生是否讲过——在宫中行礼要行半盏茶的工夫?就听到上首的人说赐座,她赶忙直起身,脸上是总算解放的松快神色。
“谢娘娘。”六人道谢后,依旧按年龄入座。
落座后九五从袖兜里掏出礼单,复又起身,双手托着礼单道:“我等下山时,族长命人备了薄礼让我等献与陛下、娘娘,还望陛下、娘娘不要嫌弃。”
“九山向来是汉地与北疆都难得的聚灵地,天材地宝自然少不了,九山所出的物什向来千金难求,怎可说是薄礼。呈上来。”梁皇后神色略显喜气道。
绿绮忙去接过礼单,触到黄绢帛所制的礼单时,只闻对面少年语带谦和道:“有劳姐姐了。”
绿绮抬眼望过去,乍然望进一双勾人射魄的狐狸眼里,皓亮清澄,却有种让人沉迷之感。她立时垂下眼眸,接过礼单便转身朝上首走去。
梁皇后接过礼单,打开略略扫视一遍。越看呼吸越紧,直至屏息合上礼单,幽深的目光直直望向殿外……鲛绡纱百匹,十三色宝石各一盒,夜明珠百颗,各色珍奇丸药六十六种,其中便有一盒兰灵丸……
尚衣局每年出去采买,跨过北疆到得汉地东南边,一趟出去花上千两金也不过采得十匹鲛绡纱,而且成色中下等居多。
一个九山族,竟屯了上百匹鲛绡纱!
至于兰灵丸,那是自她会吃饭便常吃的丸药,可清除体内浊气,保容颜焕发,更重要的是能清新口气,呵气如兰,能在一段时间内压制她的顽疾。从前父亲为了寻古方兰灵丸,不惜花重金从九州首富公羊家买了丹药配方,又在公羊家每年北上避暑时亲自登门拜访,高价买下一百三十味药材,而后制成十二枚药丸——正是她一年服用的剂量。
如此昂贵的古方灵药,九山族一次竟献上了一整盒!按照往年惯例,九山族敬献礼品的盒子都是六十六或九十九格制。可不论是六十六丸还是九十九丸,那都是天价。
她目光朝底下端坐的六个娃娃身上一一扫过,三个女孩儿均穿着上等鲛绡纱所做的衣裙,发髻上虽无繁复的钗环,但都簪一根红宝石发簪。那色泽血红的宝石俗称“鸽血红”,与她的凤钗所衔着的额间坠是同样的成色。
这颗红宝石是她册封皇后时陛下所赐,据长兄说岳国只此一颗……
“你是兔家的孩子?”梁皇后状似不在意地将礼单放到绿绮手中,神色柔和地看向下首站立的九五。
“正是。”九五双手自然垂于体侧,不卑不亢道。
“观你衣着,想是九不服的徒儿?”梁皇后打量起九五的穿着,这一群人中,只这孩子穿着朴素的道袍,仿佛不是一路来的。
“九五不才正是家师菊道人的徒儿,行五,道号不适。”九五一本正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