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差这最后一步,但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许皇后不是王太后心目中的最佳“皇后”人选,宜主也不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她的出身。毕竟她的父亲只是阳阿府上一个小小长使。
宜主有些苦恼,跟耿小凡诉说了多次,耿小凡也无奈,只好跑到阳阿府上求助。
“哼!我这骜弟弟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好的祖宗规矩,他给坏完了!”阳阿听完耿小凡的来意,也不在意,埋怨了一句。
“你是说,非军功不得封侯的规矩吧!怕不是你骜弟弟坏的。呵呵!”耿小凡笑了。
“也对!其实是太后在背后做主。看来事情有些不太好办。既然前有车,后就该有辙,太后能恩封自己的弟弟们,为什么不再开恩封一个国舅?说到底,她还是对你那宜主妹妹不放心啊!”
“所以,我这不是找您来求教了嘛!”耿小凡也看的很透彻。
“没办法!稍安勿躁等机会吧!”阳阿懒得管这些破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您给我指条路,都会有什么机会?”耿小凡死皮赖脸继续问。
“让你宜主妹妹赶快生个龙子,名正言顺封后。”
“有些难,有没有简单一点的?”耿小凡知道宜主说的很清楚,不愿意给汉成帝生孩子,就算是真的生,她怎么能保证一定是男孩儿?
而且,历史上汉成帝应该是没儿子的。
“有!派赵临出去打仗,拿了军功,宜主也就有了求封侯的由头!”
“切!难不成,我还得盼着打仗!”耿小凡撇撇嘴。
“咦!还真不好说!我前些日子听说有的郡县时有刁民暴动,你打听着,有机会了,荐赵临去一趟,一战下来,军功不就有了?”
“真有此事?”耿小凡有些吃惊。
“你这谏议大夫怎么当的,完全不管朝廷大事?”阳阿冲耿小凡吼了一声。
“呵呵,你知道,我就是挂个名,一有事,我就躲的远远的,我哪知道这些啊!”耿小凡有些不好意思。
随后,耿小凡仔细打探消息,发现这个时候的大汉还真是不太平!虽没有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但零星爆发的小型“农民起义”还真不少!
鸿嘉三年,广汉郡郑躬等六十余人发动起义,攻打官府,释放囚犯,劫掠武库,占领了府郡,连克四县。郑躬自称山君,队伍短时间发展到近万人!
耿小凡觉得有些可笑,这些州郡的太守都是干什么吃的,几十人就能占领官府!他感觉这也应该也就是一伙流寇,虽然有上万人,但大部分应该是乌合之众。如果这个时候让赵临参与平叛,应该可以轻松取胜。
他及时把这个意思传递给了宜主,一方面自己在朝堂上举荐,一面让宜主私下做汉成帝工作。
没想到,这个“机会”不止他看到了,朝廷一赶“权贵”子弟也都看到了,纷纷争抢。抢的人多了,反倒谁也抢不到。朝廷任命河东都尉赵护领兵前去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