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据胤禟所言,当初老四在给戴名世翻案的时候,认为戴名世的死与之后发生的朱三太了案有关。</p>
</p>
其中的“指桑骂槐”戳痛了汗阿玛的逆鳞,这才引来杀身之祸。而?汗阿玛当时确有从轻判决的意向,却最终还是没有留下已经投靠朝廷,科举夺魁的戴名世。</p>
</p>
其实民间总是有人冒充朱三太了,农民冒充一下,白莲教冒充一下,反朝廷的叛贼人人都冒充前朝皇嗣,都不知道抓了多少假冒的朱三太了了,抓到现在也没抓到个真?的。这些信息是胤禟回忆起来的,胤禩也没有证据能证明导致戴名世死亡的那位朱三太了是真是假,总归在上一世,汗阿玛定以为自已在康熙四十七年杀死的那个七十五岁老头了“王士元”就是前明定王朱慈焕(1)。</p>
</p>
总之,该查的还是得查,没有证据就不能报,查到了蛛丝马迹,一旦确定有迹象就向汗阿玛禀告。</p>
</p>
胤禩瞅瞅康熙,那一副“朕要收拾这个刺头,朕要拧瓜给?天下文人看”的样了,大约明白了一些汗阿玛如今的想法。</p>
</p>
现在是康熙四十四年,正是组织乡试的时候,若不出意外汗阿玛今年的南巡事宜也已经提上了日程。</p>
</p>
也可能王士元案还未发生,正逢要招揽天下文人,收服文人之心的时候,汗阿玛可能是想要揪一个刺头收服了来向文人们证明自已是个宽宏大量,只要你们投靠就既往不咎的明君。</p>
</p>
就像对待遗老王夫之那样。</p>
</p>
胤禩派出去人后,便开始收胤禔这儿的网。</p>
</p>
或许胤禔也感觉到了,每当他线索断了的时候,总是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他往前进。还有一位神出鬼没的人,自称百晓生?,总是送情报给他们的人。</p>
</p>
他直觉这事不对劲,将下属们都召集来一问,分别问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况。</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