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可买不起自行车。
在书局买完了书,沈曼卿回来时,骑自行车过马路,为了躲前方的电车,自行车一歪,夹在后座上的书掉地上了。
于是下自行车,弯腰捡书,在她的指尖刚触到一本书时,一只白皙修长干净的手拿了起来,她抬头看,惊喜道;“荣医生,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两人站起来,荣毓说;“前天刚到家。”
“荣医生去香港有半年多了。”
“我在香港筹备一家医院,现在前期工作差不多了。”
沈曼卿推车,两人并排走。
入夏了,荣毓穿着天蓝衬衣,浅灰西裤,戴着一副无框眼镜,身材笔直,清爽干净。
边走边说;“你家的事我听说了,没想到这大半年发生这么多事。”
沪上的报纸大肆报道,巡捕房成功侦破沈家凶杀案,沈家二小姐又一次上了报纸,协助巡捕房侦破大案,破案过程写得很详细。
“那段时间很难熬,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不过挺过来了。”沈曼卿过后都不愿意回想。
“我突然走了,中西旅馆的案子没有了结,我在香港时常想起这桩案子,很蹊跷,没有抓到凶手,你周围仍然有危险存在。”
“荣医生判断袭击我的人是左撇子,我周围的人里没有用左手的人,我反复做了实验,当时袭击我的人站的位置的缘故,左手顺手抄起烟火缸,这样就可能不是左撇子的人做的。”
“不,从打击力量和着力点,袭击你的人是左撇子。”荣毓很肯定地说。
沈曼卿站住,疑惑地问;“这个人既是熟悉我,又是左撇子,我周围没有这样一个人。”
荣毓继续说:“中西旅馆的案子某个细节我想不通,就是凶手擦掉电话机上的指纹,为何烟火缸上的半个指纹没擦掉,不大可能疏忽,我在香港琢磨这件事,得出个结论,当时进去旅馆你的房间的是两个人,一个人枪杀吴蓨生,把你打晕,匆忙跑了,这时来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你熟悉的人,她伪造了现场,给饭馆打电话订面的就是这个人,这个思路就完全解释通了。”
沈曼卿顿时恍然大悟,说;“就是说枪杀吴蓨生的人,不是早计划好杀人,后来的人,碰巧撞上,也不是事先就计划好,而是临时起意。”
“对,这个思路应该是正确的。”
“凶手和后来的人是旅馆客人还是外面来的?”沈曼卿问。
“我个人的判断,凶手可能潜伏在旅馆,不是你的熟人,直接找到房间,说明她跟踪监视你们,后来的人不是住宿在旅馆的客人,为什么这样说,你的房间发生争吵,而且声音很大,旅馆住宿的客人都能听见,后来的这个人偶然撞见凶杀现场,才临时起意诬陷你。”
“凶手是什么人?”沈曼卿问。
“应该是熟悉吴蓨生的人,是吴蓨生周围的人,这一点我们当初没考虑,此案还应该从吴蓨生身边的人查起,正好这几天我没去医院,我可以和你一起查。”
沈曼卿要到家了,停住脚步,感激地说;“谢谢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