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人生>仙侠修真>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七百五十章 嘎子
    嘎子在溪沟边磨着他那把时刻不离身的镰刀,锋口磨得亮堂堂的,用手试一试刀锋后,又向水里随意砍了几下。()

    溪水清澈透亮,许多小虾子攀着一根水草,在活水中游荡,不时又弓着个身子一弹,远远的滑了出去。

    天气很好,遍山土坎上各色野花正盛开着,在微风里轻轻的摇动,嘎子准备割五担草,能够换来小半个猪头,管事的大嫂每次都把一对猪耳朵留给他,揉一两盐巴,可以下酒吃两三次。

    当然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秋天,到时家家户户都会请他去打谷子,各家田里陆续放水,不同于南方用鸡笼在田地罩肥鲤鱼,这里是捉泥鳅,倒是泥螺官府屡次说最好不要吃,有什么寄生虫。

    嘎子最爱吃鲤鱼,田地里没有就去前年修的水坝下钩子,运气好的话,半夜能钓上来十几条大鲤鱼,先用大铁锅炖煮满满一锅的酱闷鲤鱼,味道别提有多鲜美了。其余鲤鱼青鱼等全用盐腌了,挂在灶房用柴烟熏得干干的,此乃他在中原老家的传统作法。

    嘎子父母亲人都因船难死了,一个人无牵无挂,在辽东从来没有挨过饿,这里的民风淳朴且大方,不会坐视孤儿饿死。

    如今的嘎子年富力强,遇事肯出力气,又不胡来乱为,过日子喂饱自己非常容易。

    他住的地方距离城市十五里地,距离朱五老爷家两里。五老爷是本地财主,是郡主府的外管事,尽边山坡田地一部分归五老爷管着,所以种地的人家都和五老爷有点关系。

    朱五是看着嘎子长大的,屡次要求他来做长工,嘎子认为做长工不是住围子就得守山,行动受管束,不大愿意。

    他自己用镰刀砍竹子。剥树皮,搬石头,选了一个小土坡下,距离溪水不远,借五老爷的土地和砖瓦砌了一栋小房子,帮五老爷看守两个果树园作为借地定居的交换,仍然以砍柴割草兼职打猎为生。

    村里子的人都很喜欢勤劳肯干的嘎子,春秋二季农事最忙时,家家户户他无处不去帮忙,食量抵得上两个人。气力能抵得上三个人。逢年过年村子里捐钱扎龙进城去比赛,他必在龙头前斗宝,把个红布绣球舞得一团火似的,受人喝彩。

    五老爷时常送他几件衣服裤子,或半斤盐什么的,他心中不安,一定要送些回礼作为补偿。

    自从徐家三爷住进来之后,没事就带他进城玩,每晚还会送来一大碗牛肉面请他吃。今天嘎子准备了一袋核桃。一袋板栗和一只山上装套捕住的黄鼠狼和一只野鸡,要送给徐三爷。

    徐家别院,朱巧巧坐在徐灏对面,说道:“朝廷到底要疏通会通河了。如果竣工通了南北漕运,户部就会请罢海运,说是公私两便,你说对辽东有无影响?”

    徐灏不在意的道:“走漕运输送粮食抵达北平。再从北平到山海关沈阳,以时下的条件永远比海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当然。如果辽东粮食做不到自给自足的话,等随着海运的萧条,将来就会被朝廷捏着咽喉了,群臣并非没有这方面的长远考虑。”

    朱巧巧冷笑道:“我就知道没安好心,见这里越来越兴旺,就要想着制约,可惜他们低估了辽东的黑土地,竟比得上两广两湖了。”

    徐灏点点头,说起来早在洪武年间原武(今河南原阳)黄河决口以来,造成会通河大面积淤积,黄河水自此南迁,令河南独自承受着水患。开封动辄遇到水灾,漕运的不通也令开封不见繁华,这是朱元璋放弃迁都开封的一个原因,同样长安和洛阳也各有各的弊端。

    去年八月黄河发水,开封受灾,毁坏城墙二百余丈,淹没农田七千五百余顷,百姓受灾者达一万四千余户,朝廷派遣工部侍郎张信前往,徐灏就在那时和他一起离的京,在受灾最严重的村镇停留一段时间,而此张信非彼张信。

    洪熙初年就有官员纷纷奏言,议开河运济,让黄河古道畅通,当时朝廷正在修复山东德州这一条南北运河,朱高炽不愿劳累百姓,在说当时大战刚停,民怨沸腾,所以不予批准。

    洪熙九年二月,济宁府同知潘叔正奏陈:“会通河全长四百五十里,而淤塞处不过三分之一,浚而通漕,不仅可免百姓转运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

    朱高炽也认为是时候了,遂命工部尚书宋礼,都督周长前往查勘,又命工部侍郎张信视察开封水灾的原因,准备疏浚黄河故道。

    这一下两处工程需要动用民丁四十余万,堪称大工程,对此徐灏坚决赞成,任何有益民生的事都得做。

    至于漕运改内河而罢海运,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海运的运费和消耗大,距离长风险大,受天气影响也太大,永远无法和内河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