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自己本身也推动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姜上舟皱起了眉头,“但科技含量最重!小卿,别人以后说不给你用了,就不给你用了。”
眼前的老爷子,还是要尊重的。
DSP这边77个人16个月就做出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而CPU那边龙芯的狗剩一号,只是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特尔586的水平,自研架构的方舟一号嵌入式芯片更是连除法都不会计算,这特么的情何以堪?
当时在做CPU芯片的又不是只有龙芯一家,两只手都数不过来,龙芯能要到支持才是怪事。
问题的根源是,半导体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其系统性和复杂程度,确实不是传统产业可以比拟的。
在他看来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半定制电路、ASIC专用集成电路五大平台,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最没科技含量的便是DSP了。
不找国家要免息贷款要补贴自掏腰包就把事给做了的企业家,是个好企业家。
而恰好,只能说华国芯片之路命中该有一劫,遇上了程进这个可以写入世界半导体发展史的顶级老6。
它在有其高度商业化一面的同时,还有其繁杂专业化的一面。
所以,在姜上舟看来,卿云首先对DSP下手,不能说这是错了,很是稳健,但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他耸了耸肩膀,“我当然知道CPU的地位,但是……姜老,CPU在这几种芯片中,市场比例最低。”
华国,从老祖宗起就开始这么认为,除了第一,其他的都是失败。
卿云摇了摇头,缓缓的开了口,“姜老,各种处理器架构平台各有千秋,关键是要用在合适的场合解决具体的特定需求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所有人都被程进那不可思议的16个月‘奇迹’蒙蔽了双眼。
本质也确实如此。
姜上舟这态度,不就是见华亭交大那边已经把DSP搞出来了,觉得不香了,希望他这边能做个新的更强更好的东西出来,最好又是遥遥领先的。
后世都在感慨,为什么当初国家对龙芯那么不上心的?
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思潮,还有一个对比便是,程进这边是一个海龟,而龙芯、方舟这边则是泰斗、专家、院士、大批土博,鲜活的事实就是证明了国内科研的不行,一时之间洋墨水越发精贵了起来。
本质原因就是这个思想。
在他的眼里,比起其他要钱要地要政策要补贴要五花八门的支持的人而言,卿云才是真正能把半导体产业往前推进的人。
因为它的作用,更像是一個组成器件,可以被其他任意一种平台给整合。
或者叫做搞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