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皇室一个个粉墨登场,轮番上去演而已。
随着徐家、郗家和褚家的孝期过了,几家家主与子弟纷纷得到了起复。原本的工部杨尚书年事已高,三天两头有病请病假,后来索性递了辞呈,永平帝这时便想起了徐家家主,接任了工部尚书之职。
羊凤明任刑部尚书期间无功无过,永平帝并不很满意。
便着一向有着刑法世家的郗家第三代大郎接任,取而代之,羊凤明便调为中军将军。
而原本接任老郗廷尉之职,后又因丁忧卸任的郗小廷尉则原地起复,直任廷尉之职。
永平帝又在此基础上擢升钟家大郎为御史中丞。
大梁朝中格局一年几变,令人应接不暇。
又因之前晋安王谋反造成天下大乱,永平帝大封功臣以笼络人心,官职大多繁杂。而北吴之战,则又令大梁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如今正是休养生息之机,谢显便着令朝廷对各级官吏减免了三分之一的月俸,取消了太子仆,大司家以及廷尉监等官职,大刀斧阔减员。
北吴汹涌而来,四下里杀戮,兵灾绵延数州,着各州府赈济灾民。
由朝廷给百姓借贷种子,督促生产。而一些因为兵灾而流落到长江、淮河等地的流民,朝廷允许他们留在当地,并且免于三年的赋税等诸多优待。
等等政策一经出台,民间很是感恩戴德,就是朝中与世家反响不一,对谢显很有些想法,群情汹涌,不少弹劾谢显的便以他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来攻讦他。
谢显不为所动,爱怎么说怎么说,于年底再度派人迁徙数千户的流民至他地。
永平帝眼巴巴看着谢显发号施令,其实心里也是没底,怕触底反弹,引起大梁百姓对朝廷的诸多不满。好在不管是流寇也好,动乱也罢,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虽说调显施政引发了朝中不少臣子的不满,可于朝廷长远看却是有利的。
谢显得罪人,永平帝就少不得把人心给笼络起来,皇帝本人也好,萧皇后也是但凡个节庆都少不得把众臣及外命妇给凑到一起,热闹一番,拉拢拉拢人心。
萧宝信是不愿意凑热闹的,可是谢显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她若不去,外面能传出一万八千多种谣言满天飞。所以,十次倒有六七次是要出席的。
不只出席,还总是最显眼的位置。
别的不说,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萧宝信还是挺享受的。
能让人嫉妒,就别让人同情。至少她有让人嫉妒的本钱。
萧皇后虽说与萧宝信渐行渐远,早不复之前的亲密,可至少在明面上待萧宝信还是相当礼遇,更加亲密。
萧宝信这都受得,唯独挺膈应萧皇后动不动就拉着她的手,示好。
示好就示好呗,别内心里腹诽就行啊,一边说着好话,一边心里还暗恨她儿女双全,夫君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