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纤月不服气:“你刚刚还说,只有奶娃娃才吃零嘴儿!我才不是奶娃娃!麻团不是你买的,是我师兄买哒!”
“哦,他跟我借的钱”,叶礼撇撇嘴,“这叫借花献佛。”
“哦这个啊”,于朝一点不脸红,“我的月钱我都攒着给小师妹做嫁妆呢,你是小师妹的大师兄,你出一个铜板请小师妹吃麻团有什么不对?”
被薛姨逼着看了那么多天账本的杨纤月对钱财的理解可比什么吃小孩深刻多了,杨纤月料不到自己还有这样一笔意外之财,兴奋得眼睛都亮出了金光:
“师兄啊,你是说,你要把你的钱攒起来给银兔儿??”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说好的嘛”,于朝答得理直气壮,“我本来想攒钱把你买回家的,我觉得待月楼不适合养小姑娘。不过你不愿意嘛,而且我姑……我是说,而且玉大娘子对你很好,我就放心了。现在打算把钱攒着,以后你长大了都给你,我娘就是这么养我姐姐的。”
杨纤月差点把“好呀好呀”喊出口,克制着兴奋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忍痛割爱一般地说:
“师兄,不用啦,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的啦,姨母说了人要靠自己”,杨纤月虽自知不该拿这笔钱,但有人愿意把钱给自己,也实在很难不开心,她歪过头去,用脑袋亲昵地轻轻跟于朝的脑袋碰一下,“这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叶礼难得有些惊讶:“你倒学了不少东西。”
“我很有学问的好吧”,杨纤月得意地抬头,忍不住要呛这个坏脾气的大师兄,“别的不说,十五国风,我已经都背完周南和召南,已经开始背邶风啦!”
“小师妹这么厉害吗?那师兄考考你”,于朝笑眯眯地伸把杨纤月头顶上的鬏鬏捏圆,“师兄最喜欢的是邶风里的式微,小师妹学了没有?!”
杨纤月高兴坏了:“我也最喜欢式微!”
她大大方方地开始背,于朝也跟她齐声背起来,连叶礼也低声跟着,院子里晨风悠悠,铺在地上金色的银杏树落叶发出沙沙声,伴着孩童清脆明亮的声音: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好嘛,难得你们这么努力,一边扎马步一边背诗”,于谚从院外进来,“你们三个小东西,品味倒也还不错,式微”,他温和地轻声笑,用很低很低的声音说,“天已经这样冷了下来了,胡不归……胡不归……”
于谚沉吟一阵,少时,扎马步的时间到了,于谚让他们三个人排成一排慢慢跑几圈,看了叶礼和于朝打了拳,又来检查杨纤月的功课:“呆兔子,有没有听师父的话,在家走路也要用师父教的步法?”
“有的有的有的!!”杨纤月迫不及待地嚷嚷起来,还没等于谚吩咐,她就弓着脚背半踮脚尖,像小猫一样稍微躬着背,轻轻巧巧地按着于谚教她的步法,半跳半走地绕起圈子,于谚时不时抬脚绊她,她都灵活地跃了过去,不仅没摔倒,每一步踏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的声音都很轻。
“不错啊,这才学了一个月”,杨纤月仰面得意地听师父夸她,“已经有些小猫的意思了。”
杨纤月很喜欢于谚教她的这套狸猫迷踪步,主要就是因为这种走路方式很好玩,于谚教她要像一只小猫那样走,轻轻悄悄,灵活仔细,走路不碰倒东西,落地不发出声音,最好能做到谁也碰不到自己的衣角。
于谚是这么对杨纤月说的,“呆兔子,你想想,等你完全学会了像小猫一样走路,别人想抓也抓不住你,你却能偷偷出现在他们身后吓他们一跳,多好玩啊!”
那可简直太好玩了,杨纤月都不用人督促就每天像小猫一样走路,一个月下来已经初见成效。昨天薛姨让杨纤月看账本,杨纤月却偷偷跑去找鬓云和双双两位姐姐玩,等薛姨发现要抓住她收拾一顿时,杨纤月条件反射似的背一弓腰一沉避过去躲进江三姨怀里,薛姨只轻轻碰到了她的衣袖:
“……师父你不知道,薛姨气坏了,说你连教我功夫都像在跟她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