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人生>奇幻玄幻>未央·沉浮 > 第9章-三令之徒
    在送别了中书令之后,庙堂群臣,也开始了对中书🆳📬🝹令位置👱🌨🁣的商谈与思索,当然,这个位置吏府是不能直接下令的,必须要由天子来选派,吏府🐁再进行提拔,才能够担任,在三令之中,中书令这个位置,实在是有些尴尬,说它地位不够高罢,他又乃三令之中。

    负责召开朝议,结束朝议,在庙堂朝议的过程之中,只有中书令与天子能够进行裁决,甚至能够进行对大臣的斥责,剥夺大臣们言语的权力,朝议乃是诸大臣商谈国家之大事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拟定诏令,这个位置不🀤⚜💓能说是低。

    可是要说这个位置很重要,中书令也只能在朝议与拟定诏令方面发挥作用,在其他时候基本都是闲着的🌂🟟🞙,没有任何的实🀡♾🎅权,甚至都没有多少属🐁吏,故而,这个位置定然是心向天子,同时又年老适合清闲的大臣来做的,若是一个总是想着与天子反着来的,如虞翻,仲长统那般的,只怕朝议就要变得格外混乱。

    可是当今的庙堂里,真的能找到心向天子,又甘心养老的大臣🀩⛄麽?

    众人的目光都是投向了荀令公🟟,或许荀令公是可以的,他已年迈,对天子又是格外的忠心,平心而论,他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这一批大臣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厚德殿里的天子正是有着如此的想法,不过,他本来🚟🔪是想让远在倭国的荀攸回来担任此位的。

    可是,荀攸竟上表🃭文书,拒绝了天子的征辟,甚至还明言臣当死与😤🃕🗥斯。

    按着荀攸的意思,他在倭岛的诸多开化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并且,他还正在书写一本著作☫🂒🎊,唤作《教化书》,可想而知,他是不会轻易的离开倭🄝⚎岛的,或许,他如今也只是在想,在自己逝世之前,能够完成这本巨著,能够为大汉做些🋒😮🄮什么。

    其实,他做的已经不少了,当说如今的倭岛,太学内竟有三千位来自倭岛的🎔🐯🃖学子,这些人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是要比中原人都要更像是中原人,说着流利的雅言,颇有些古之贤士的味道,一个野蛮荒芜的偏僻之岛,愣是让荀攸给弄成了一个儒学圣地。

    而且大汉自从开始教化诸邦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动乱,杀吏的事件,唯独倭岛,如今都是格外的太平,因荀攸的迁民之策,甚至都分不出幽宁之民与倭岛之民的区别🙜🋎😈了,刘熙也是无奈,对于这位老臣,他根本没有办法强行让他返回,若是老爷子怒火攻心,在半路就没了,那他刘熙不就要背上一口千古之大锅了?

    无奈之下,刘熙也只好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朝中老尚书,不过,这事还是🝨要先问清楚荀彧的意思,故而,老尚书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再一次赶到了厚德殿,不过,这一🙜🋎😈次,老尚书看起来便是有些精神抖索,比起先前那行将朽木的模样,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老尚书长得本就帅气,这些日子打起了精神,浑身便都散发出一种仙气来,花白的长发胡须,红润的脸色,让他看⛮🝳起来就如谪仙,老尚书坐在厚德殿里,轻抚长须,“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老矣,尚书台之事繁多,应当让一个年轻人来操办中书台却是个不错的养老之处啊。”

    “如此一来,就怕误了令公之才啊”

    “老夫这把年纪了,还占据着尚书的位置,那才是误了众人之才啊,陛下,虽说臣不该如此言语,可是,臣希望,这尚书令的位置,能够交予那诸葛亮来担任,至于侍中令,却是♄🅴可以交予司🃨马懿”,荀彧缓缓说道,刘熙大惊,又急忙平静了下来,方才问道“为何呢?”

    “诸葛之才,不🀺🁹逊与臣,只是长期以来,他却没有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啊时有我,郭嘉那般的老头占据着位置,这些年轻人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来,🏉😓此人可大用。”

    “那🎨司马懿呢?为何🞢🕲不能让他来担任尚书令呢?”

    “司马之才,也是非同一般,在陛下手中,他定然是更好的利刃,甚至要超出诸葛来,奈何,他性子过于谨慎,🁈🃰又惜命,并没有诸葛那般的胆魄,若是让他来担任尚书令,他定🝩🍲会畏惧政事不利🇛🙑🉧,会牵连己身,故而不肯推行诸事,何况,此人利己心重陛下当将他放在身边,亲自看管。”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司马在陛下身边,担任侍中令,有陛下为其依靠,他就能部署很多的事情,也不会畏惧,在那个时候,他会发挥出比诸葛更好的作用,就如先前律法之事,若是🚎💔陛下让司马懿来办,只怕老夫都不会有机会去跟他攀谈,半路就被贼人袭击啊”,荀彧竟是完全不避,笑着说道。

    “荀令公此言差矣,他怎么敢如此为之?”

    “哈🎨哈,陛下,他纵然不敢杀了臣,可是将臣扣住,在律法施行之后,再带人将臣救出的事情,他还是敢去做的,当然,诸葛亮也能想到这些,只是他不屑于去做,所谓君子,是最容易被欺负的”,荀彧摇着头,缓缓说道。

    刘熙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的想法,也是与荀彧一般,故而,在方才荀彧提议的时候,他才会那般的震惊🀱🀩,他并不喜欢群臣将自己心里所想🐁的给猜测出来,那会带给他一🋛种不安,不过,看着面前的老者,他还是放下了自己的忌惮。

    “那就得劳烦令公了”

    “谨喏!”

    延康十六年八月,在吕公逝世之后的第二个月,庙堂的正式命令也就下达了,由荀令公来担任中书令,诸葛亮担任尚书令,司马懿担任侍中令,对于这个任命,并没有什么人反对,稍微有些抱怨的,也只有仲长统了,仲长统本来是想要争一争三令之位的。🀳🀶